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TOP

中国钢企面临高端市场机会
2011-03-24 14:48:04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 【 】 浏览:379次 评论:0

日本地震给全球经济蒙上一层阴影。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分析,此次大地震可能导致日本近三成钢铁产能遭受损害,钢铁出口短期内将大幅缩减。多家机构发布研究报告显示,从灾后重建的角度来看,地震对全球钢铁供需关系构成一定正面影响。

新日铁受地震影响最大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古利亚3月19日在北京表示,日本大地震面临评估难。由于地震引发海啸,随后发生核泄露,事态发展具有不确定性,给评估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

尽管如此,经济学界普遍认为,这场可怕的灾难将对日本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同许多跨国企业负责人一样,卡特彼勒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道格拉斯·欧博赫曼也密切关注着日本大地震的影响。3月19日,道格拉斯·欧博赫曼在北京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时表示,包括采矿设备制造业在内,很多工业用元器件都在日本制造,日本大地震对贸易到底有多大影响,几周之后才能看到。

东芝公司董事会最高顾问西室泰三及日中经济协会课长加藤康二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场灾难将对日中经贸产生较大冲击。加藤康二告诉记者,在钢铁行业,日本最大的钢铁企业新日铁首当其冲,受到的影响最大。

日本大地震发生以后,钢铁期货市场震荡明显。上海钢铁期货市场相关负责人20日对本报记者表示,钢铁期货市场整体下跌了5%左右,主要原因是,日本是主要铁矿石控制方和钢铁出口大国,大地震将导致日本铁矿石需求和钢铁出口减少。不过,这位人士同时表示,钢铁期货市场“还会回来”。

据加藤康二介绍,日本最大钢铁企业新日铁公司位于岩手县釜石市的钢铁厂已停产。此外,住友位于茨城县的鹿岛钢铁厂的高炉也已在地震后停产。日本JFE公司位于千叶的钢铁厂也发生了火灾。这些企业在短期内均无法恢复生产。

据日本钢铁联盟的数据显示,2009年到2010年,受灾区域钢材的订货量占日本钢材订货总量的30%左右。业内人士预计,短期内日本部分钢材品种的出口将会受到影响。

据悉,日本钢厂是三大国际矿山在亚洲除中国以外的主要客户。2010年,日本铁矿石进口量达到1.34亿吨。业内人士预计,日本部分钢厂停产,将导致铁矿石需求减少,从而使铁矿石价格进一步下降。受地震影响,3月11日当天伦敦结算所4月份铁矿石掉期合约价格下跌4.15%,为2011年以来的最大跌幅。

不过,加藤康二认为,日本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位于东北沿海,影响最严重的主要为渔业、农业及林业,不会对钢铁行业在内的整个日本工业造成根本性打击。

尽管如此,从公开报道看,此次地震的日本东海岸地区有日本四大工业带之一的“京滨工业带”,该地区集中了大量的钢铁、汽车、石化、核电工业等日本支柱产业。地震发生后,该地区大量工厂遭受严重损失,被迫停产。

中国高端产品生产企业面临市场机会

3月22日,中国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新日铁公司位于釜石市的钢厂是一家电炉钢厂,产能在80万吨到100万吨,以生产长材为主。住友位于茨城县的鹿岛钢铁厂是一家综合性高炉钢厂。刘海民认为,目前影响日本钢产量的主要不是装备损害,而是电力供应跟不上。

刘海民认为,目前来看,地震不会对日本钢铁行业构成致命性打击,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在于核污染,事态发展难以预料。不过,他预计,由于电力供应不足,地震将使日本钢铁行业缩减20%—30%的产能。

刘海民告诉记者,日本去年从中国进口钢材80万吨,而出口到中国的钢材为780万吨左右。“日本本身是一个钢铁出口大国,年出口量达4000万吨左右,即使受到地震影响,被冲走的都是一些小房子,未来在沿海大量用钢筋水泥建设高楼大厦的可能性不大,而且日本那么多废钢,一旦恢复供电,用电炉很容易生产出建筑用钢材,虽然不排除灾后重建从中国进口此类钢材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和需求量都不大。”

在刘海民看来,受地震影响相对较大的是日本钢铁的出口。由于电力供应短缺,部分出口合同将无法履行。在日本,每年大约有3000万吨钢铁出口到东南亚和韩国等地,大多为高端产品,这对中国钢铁企业来说,意味着更多机会。

他认为,中国生产薄板、冷轧板、镀锌板、汽车和家电用面板等高质量板材的钢铁企业,像宝钢、武钢、鞍钢以及本钢等,可以填补日本钢铁企业减产带来的市场空缺。

多家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从灾后重建的角度来看,此次地震对钢铁供需关系构成一定正面影响,短期内对中国钢铁业相对有利。

59
Tags:中国 面临 高端 市场 机会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月保费环比降8.28% 监管归结为会.. 下一篇央行官员撰文谈顺差条件下如何选..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 © 1998 - 2019 www.qnal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客服:263530350 微信客服:263530350 平台24小时服务电话:18625106695 标讯接收邮箱: nddnvjfd@163.com
网站名称:中国工程项目建设网 版权所有:如皋丝音贸易有限公司 苏ICP备15018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