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后强介绍,成渝经济区规划已由国家发改委报送国务院审批,四川正在谋划“十二五”开局和明年经济工作。
在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川渝合则两利、争则两伤”的讲话之后,时隔两日,《重庆日报》12月29日在A3要闻版头条“兄弟省市”新闻专栏刊登了讲话内容。此举显示出重庆媒体对刘奇葆讲话的关注。
在成渝经济区规划即将出台之际,刘奇葆的讲话无疑是在表明四川的态度,同时也在传递一个信息,努力避免不当竞争对川渝两地可能造成的损失,创造合作双赢。
单打独斗没出路
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后强向《第一财经日报》介绍,成渝经济区规划已由国家发改委报送国务院审批,四川正在谋划“十二五”开局和明年经济工作,因此,刘奇葆书记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有感而发。
李后强表示,川渝合作总体是顺利的,但目前川渝产业之间同质化问题突出,加之地理接壤,区位类似,又同处于加速发展阶段,难免会出现竞争。这种竞争有积极的一面,可以激发动力,也有消极的一面,就是市场上“同室操戈”、“相互杀价”,主要表现在招商引资工作上。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成渝两地都希望能够成为区域发展的领头羊。这种心态也影响着双方的竞合关系,从双方提出的“高地”、“中心”之类的定位就可见端倪。而要真正化解不当竞争,增强合作,这种心态也必须积极处理。
刘奇葆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就表示,川渝合则两利,争则两伤,更不能打,要当“兄弟”而不是“对手”,要“合作”而不是“暗战”。当然,发展中要有竞争,但应该是良性的竞争。两家任何一方想单打独斗成为西部经济增长极,成为西部经济中心,都不可能。深化川渝合作,是中央的要求,是发展的需要,是川渝人民的共同期盼。
对此,隶属重庆市发改委的重庆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向记者表示赞同:“单打独斗不行,要抱团发展,共同发展,形成该区域的产业、人才和要素优势。”
易小光认为,在发展的初、中阶段,肯定会有一些重复和竞争,因为某一地不能具有很大的优势,不能促进专业化分工,专业化分工要随着不断发展来明确。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是可以解决的。
薄熙来曾寄语“奇”兵制胜
今年5月,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曾率重庆党政代表团到四川考察。《重庆日报》在头版以整版篇幅报道了此次考察情况。
薄熙来当时说了这样一句妙语:“自古川渝一家亲,我们对川渝合作充满信心。奇葆、奇帆在川渝两地工作,大家都期盼‘奇’兵制胜,能使川渝绽放‘奇’葩,在西部大开发中‘巨峰’突起!”
当时,刘奇葆就加强川渝合作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强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的沟通协调;二是推动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互连互通;三是加强产业协作和促进市场一体化;四是构建两省市政府间的合作协商机制,探讨两地合作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形成更加紧密的长期合作关系。
薄熙来完全赞成刘奇葆的建议,并表示,重庆将进一步采取措施,推动双方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一是在产业协作方面,双方要在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上进行更广泛的协作,还可以在基础设施方面共建共享,提高使用效率,推动交通物流业的发展;二是建立政府间的合作机制,确定每年交流合作的主题和重点,共同研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推动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欢迎四川利用重庆的开放环境,重庆也将对四川企业的开放需要进行专门研究,竭诚为四川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