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显示,今年我国将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保障房数量可能首次超过市场类住房,保障房投资高达1.3万亿元。
住房金融是建行的传统优势,近三年建设银行累计投向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开发贷款达132.27亿元,累计为20.13万户中低收入居民发放保障性住房商业按揭和公积金贷款330.41亿元。
建行副行长朱小黄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指出,大众安居领域出现的问题是严重供求失衡造成的,要通过加大投放,改善供给,抑制房价上涨。通过保障房的有效投放,房价走势会渐趋平缓。
但高达1.3万亿元的投资总额,也令银行业以及监管部门开始思考信贷资金支持保障房建设的模式问题。此前,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即表示,希望财政资金更多配套保障房建设,不能全压在银行身上,一旦出现无法收回贷款本息,保障房建设有可能走上平台贷款的老路。
对此,朱小黄表示,无论是保障房的开发性贷款,还是保障房个人按揭贷款,建行均按照商业原则办理,平台贷款的打包贷款模式难以走通。在安居房问题上,银行有社会责任,可以薄利,可以让利。但银行考虑的是楼盘能否销售出去,资金能否回笼,要算账,要风险可控。
打包贷款模式“走不通”
第一财经日报:住房金融一直是建行的优势项目,在本轮支持保障房建设方面,建行是如何规划的?
朱小黄:近三年建设银行累计投向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开发贷款达132.27亿元,累计为20.13万户中低收入居民发放保障性住房商业按揭和公积金贷款330.41亿元。同时,建设银行积极参与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贷款试点工作,全部取得28个试点城市承办承诺,已受托发放公积金项目贷款64.92亿元。
今年年初,建行就将信贷支持保障房建设纳入全年计划。“十二五”期间,建设银行也将继续发挥住房金融传统品牌优势,加强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合作,积极探索和创新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投资基金等多种融资模式,多渠道拓宽融资渠道,全面提升保障性安居工程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综合金融服务。
日报:目前银行业以及监管部门都密切关注着保障房建设的资金缺口问题,担心过度依赖银行信贷,会使之重蹈平台贷款的覆辙,并影响商业银行的收益。对此您怎么看?
朱小黄:这两方面建行都没问题。对保障房的金融服务要坚持商业信贷模式。开发贷方面,开发商必须资质达标。同时,过去地方融资平台打包贷款的模式是难以走通的,每笔信贷都必须指向某个开发商或某个楼盘。不管政府与开发商是怎样的合作关系,楼盘都必须纳入当年的开发和销售计划,这样是有市场保障的。从商业角度讲,银行最终考虑的是楼盘能否销售出去,资金能否回笼,要算账,要做到风险可控。
对购买保障房的消费者提供的按揭贷款,建行原则上也按照商业原则办理,比如抵押率、首付比率、利率等等,但同时要本着保本、低收益的原则推动这项工作,关键是平衡好风险与收益。
日报:保障房项目上,建行如何保证风险是可控的?有怎样的措施和手段?
朱小黄:在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核心是地方政府要提供优惠条件,甚至用财政资金对银行进行贴息,这样银行风险可以更加可控。
银行对于风险的防范,应该说目前保障房金融服务还刚起步,接下来随着工作的进展,可能需要对整套政策进行修订。比如说,客户准入是否应对基本条件有要求?政府贴息到什么程度,是银行能够接受的?出现风险后,应如何核销?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后续更有针对性调整的,目前只能在现有风险框架下进行风险控制。
开发贷谨慎积极
日报:今年信贷收紧后,市场更加关注银行对房地产企业信贷的情况。建行持怎样的态度?目前房地产开发贷的风险情况如何?
朱小黄:对房地产开发贷,建行持谨慎积极的态度。谨慎是指,整个房地产市场处于宏观调控加大力度的过程中,有很大不确定性。但建行仍会积极争取一些有效市场需求,毕竟城市发展离不开房地产,在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房地产行业向二三线城市甚至小城镇转移,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毕竟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泡沫并不明显,开发潜力巨大,只是我们不要重复过去一线中心城市开发的老套路。
房地产调控,这些年实际上已经进行了很多轮,目前大浪淘沙留下的大中型房地产企业是经得起市场波动的,目前建行还没看到房企客户有什么问题出现。但我们密切关注房企的现金流情况,有问题,银行会马上采取行动保全。
日报:住房金融,特别是按揭贷款一直是建行的强项,在调控力度加大背景下,建行如何发展按揭贷款?
朱小黄:建行将按揭贷款放在战略性位置来推动,从贷款的资产质量、建行的战略走向上,在严格执行宏观调控和监管要求基础上,要逐步加大对于按揭类贷款的投放。但有两个因素需要考虑,一是资产质量的变化,二是价格,即利率的调整。泡沫很多、风险很大的市场要约束发展,其他地区与市场原则上要加大按揭贷款的投放,推动消费金融的发展。而且,从风险资产占用资本情况来看,按揭贷款占比很小,目前建行按揭贷款资产质量很好。